你今日有幾多%電?一條問題,打開心底話:關心學生精神健康,從「電量」開始!

你今日有幾多%電?一條問題,打開心底話:關心學生精神健康,從「電量」開始!

你手機今日有幾多%電?通常一睇就知。咁你個人呢?今日有幾多%電? 喺香港,學業壓力好大,「贏在起跑線」嘅口號,令好多學生、家長同老師都長期處於「作戰狀態」。情緒,好似一個擺設咁,係好多香港人經常忽略嘅存在。但係,如果情緒長期「打柴」,個人「得返一格電」,好易就「死機」㗎!

今日,我哋想同大家介紹一個簡單又直接嘅方法,用一句「你今日有幾多%電?」嚟打開學生、甚至你身邊人嘅心扉,關心大家嘅精神健康。

💡 點解要講「幾多%電」?

呢個比喻,其實係從一個很貼近日常嘅概念嚟:手機電量。

  • 圖像化,易理解: 電池有幾格、幾多%,一睇就明。
  • 非批判性: 講「我得返 20%電」,聽落好過講「我好灰」、「我好抑鬱」,因為冇咁大嘅心理包袱,亦唔會俾人覺得好「負能量」。
  • 日常化,易開口: 學生平日都有用手機,對電池電量好熟悉,容易啟齒。老師或家長問起,學生容易代入,冇咁尷尬 。
  • 引發思考: 講得出口「低電量」,學生或個人就開始思考自己點解會咁,係咪需要「叉電」。

正如你手機電量低咗會提醒你盡快充電,你個人嘅「精神電量」低咗,其實都係一個警號,話你知需要「Recharge」啦! 🔋 你的「精神電池」幾多%?一個非正式電量評估

呢個小遊戲,可以俾學生同自己一個粗略嘅評估:

  • 70-80% (中高電量): 狀態不錯。都算精神,可以應付大部分挑戰,但可能要留心唔好過度消耗。
  • 50-60% (中電量): 一般般啦。做日常嘢可以,但可能開始覺得攰,精神唔太集中,需要留意下係咪夠休息。
  • 30-40% (低電量): 有啲攰喎。可能開始覺得吃力,情緒有少少低落,呢個時候要開始「慳電」同準備「叉電」喇!
  • 10-20% (危險水平): 好危險喇!感到非常疲憊、煩躁,甚至有少少崩潰,情緒接近極限。呢個時候,真係要逼自己停低,好好休息同求助啦!

🛡️ 保護「精神電池」:點樣預防「低電量」?

  • 規律「充電」: 確保充足睡眠,定時食飯,養成良好生活習慣。
  • 適度「放電」: 唔駛逼自己時刻保持最佳狀態,適當放鬆,俾自己有「hea」嘅時間。
  • 減少「背景程式」: 找出生活中的壓力源,減少不必要的「精神消耗」,學會拒絕或說不。
  • 「備用電池」: 培養興趣嗜好,或者發展一套屬於自己嘅減壓方法,當「低電」時隨時啟用。
  • 「自動省電模式」:學生們可以學習「番茄工作法」,將學習時間切割成小段,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耗電。

關心身邊人,從一句「幾多%電」開始!

精神健康不再是禁忌,而係一個人整體健康嘅重要部分。透過一個簡單、無傷大雅嘅比喻,鼓勵身邊嘅學生、朋友同家人,打開佢哋嘅心門,表達自己嘅「電量」狀態。

當每個人都敢於講出自己嘅「電池%數」,我哋就可以建立一個更開放、更關懷嘅社區。讓每個人都學會關顧自己嘅「精神電池」,俾自己同身邊人有充足嘅「電量」,去面對生活各種挑戰!